值得跟親朋分享的幸福理財大秘訣
一、幸福理財的方法何處找
富貴不必險中求,理財也無需心膽顫。只要透過理財規劃的SOP,利用時間複利報酬就可以享受投資應有的甜蜜果實。人身中的種種意外、疾病與老年問題,也可以因理財規劃而規避財務風險。累積的財富移轉,有了理財規劃的幫忙,不但可以節稅,且可讓第二代合諧互助傳承。甚至規劃者已在另一個世界了,仍有一套不息的理財制度,幫忙他照顧子孫輩,或是行善積德,讓其美名流芳萬世。這些目標都可以經由[理財規劃的SOP]完成,讓幸福的財務工程獲得實踐。
二、理財規劃的意義
所謂理財規劃,是應用科學化方法,協助每個人對各種人生目標的設定、計劃、實行、覆核的整合性過程。其目的在達成一生的財務平衡,讓人們在人生各階段都可以預先規劃提前準備,而期達到各人追求的價值觀。
三、理財規劃是要實現個人的價值觀
目標與價值觀是不斷問自己為甚麼,直到無法再問下去就可得到價值觀。以下是目標需求與想達到的價值觀對照參考表。
例如:問:[自己為何要努力存錢?];答:[要存老本]
問:[為何要存老本?];答:[因為到老就沒本事賺錢]
問:[為何擔心到老時就沒本事賺錢?];答:[到時沒人養我怎麼辦]
問:[沒人奉養會怎麼樣?];答:[那生活就沒保障]
問:[那生活就沒保障會怎麼樣?] ;答:[會擔心不安]
問:[會擔心不安會怎麼樣?];答:[就是會擔心不安…]
結論:所以自己需要存老本,主要的價值關是為了保障及達到安心。
目標需求與想達到的價值觀對照參考表
目標需求
|
價值觀
|
退休時有現金1,000萬
|
保障
|
幫助子女籌足500萬國外留學金
|
關愛
|
買一套2,000萬的新房
|
圓滿
|
為自己家人買一張500萬保單
|
保障(家人)
|
想捐贈1,000萬成立公益信託
|
貢獻
|
想要把房貸提前還清
|
自由
|
想要把資產移轉且不造成紛爭
|
安心
|
……
|
……
|
(1) 目標是基於價值而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價值觀相符合的目標,就能夠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完成。
(2) 目標必需量力而為,不可過於好高騖遠(以現有的財富為基礎,再求更好的發展)。
(3) 設定明確且詳細的目標及完成日期,目標最好具明確數字化。
四、理財規劃執行的步驟
1.理財的省思:
曾經有一個故事,某老板說這幾天有數家保險公司及銀行提供些商品,他覺得各有優點不知如何選擇,因此要我幫忙評估。到了客戶的地方,他急忙把資料給我,我接到資料後輕輕的把他們放在一旁,此時客戶有點訝異。我跟這位客戶說:[如果我今天沒告訴你去那個地方,我想請你告訴我搭乘飛機、輪船、高鐵、捷運或汽車比較恰當,你會怎樣給我建議]。客戶聽完後一臉茫然無法回答,我接著說:[其實這些商品跟交通工具一樣,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中性的,至於你需要甚麼商品或工具,是否你的目標才是重點?有了目標就知道如何採用最恰當的工具了]。因此歸納理財的省思如下:
(1) 認清目標:理財目標不外乎目標欲望的達成,與風險負擔的減免為主,或兼有特別性的各別目標。
(2) 需求與供給的概念:理財目標最終通常是一個數字金額,這叫需求。為了滿足需求,規劃人需放棄目前一部分消費轉為儲蓄,以便未來可以因應並達成需求。理財規劃的需求與供給概念中有一個定律:[用最有效率的供給完成需求],否則即失去理財規劃的意義。
(3) 訂立目標的順序與取捨標準:有時規劃人的資源無法滿足所有需求時,必需事先訂立取捨標準。
2.認識財務水位:個人或家庭其實可以仿照企業的財務報表,來了解[家庭企業]目前的經營狀況及前景展望。而家庭財務報表以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比較重要,如果有了家庭財報,規劃人就如同企業的CEO,可以計劃家庭美好的未來。
3.財務計算:需求與供給中,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準備,但要每期準備、要準備多少時間或估計的利率多少,這些一定需要做財務試算,此時,實用簡單的財務函數應用就可以派上場。
4.建構理財規劃方案及挑選工具:經過試算過程後,就可以在可行方案中,建構方案及選擇工具。例如規劃需求者想結婚後有個新房,他可以選擇租房或購房,若選擇購房,又可選比較高的貸款額度或比較低的貸款額度。 這個步驟,筆者建議若本身不熟悉時最好與自己的顧問討論。
5.方案與工具影響稅務分析: 理財規劃中稅務絕對占有相當重要性,方案與工具需考慮稅負,也就是以稅後報酬來分析方案與工具的優劣。
6.方案或工具的規劃、執行、監控與修正:理財規劃常見跨年期的中長期方案(如退休金規劃),因此需定期監控修正,以期最終可以達成目標。
7.理財規劃達成歲歲平安及稅稅平安:理財規劃通常需要隨著時間逐步完成,過程中希望年年順利,每期都能讓預期目標依軌道運行,如同把一片又一片美好拼圖又往前邁進,可以看到越來越清晰的完整圖像。其實理財規劃在心理層面就是求取安心,安心與否,是理財規劃與任意無目標投資者最大分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