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勞退新制保證兩年期定存利率收益的規定

勞工退休金制度,目前有屬於社會保險的勞保退休金,以及屬於企業退休金層次的兩種制度。在勞退新制實施前是依勞基法規定的舊制,舊制是達成一定退休條件下,依照工作時間換算基數乘上退休前的月平均工資,是一種確定給付制(給付額確定)。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制)實施以後,除原職工可選擇新舊制外,新進職工一律選新制,該制屬於確定提撥制(給付額不確定)

目前勞退新制(個人帳戶制),雇主提繳不得低於每月工資的6%,職工也可以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自願提撥。當然這些金額就被匯整為勞工退休基金,在政府的監督下投資運作,這跟共同基金有些類似,是集眾人資金操作,由於基金不保證最終的給付金額,意謂勞工拿到的退休金都是屬於個人的投入,所以基本上與勞保不同,若無特殊因素,財務上較無因大量補貼致破產的疑慮。

問題來了,勞退個人帳戶制,大家可能聽過,該勞退帳戶政府有兩年期定存保證利率,這兩年期定存保證利率是怎樣算的?有些人都誤解算法。舉一個例子,如某人繳了10年,在中間每年報酬率可能有正或負的報酬,結果10年後累積金額是A ,若每年都以2年期定存利率計算至10年後累計金額為B10年後可提領時的金額,計算出兩組AB的金額,若A大於B,以A為準,若A小於B,則為B。第二種狀況,實際報酬率低於提繳日起至依法領取退休金日止其間平均每年收益率,不得低於此一期間當地兩年期銀行定存利率,不足的金額則國庫補足。

有些人會誤會若今年報酬率6%就以6%計,第2年若為負報酬5%會補到2年期定存利率的報酬率。

除此之外,會有那些重要因素,會使未來提領金額可以增多呢?以下舉例如下:

1. 提繳比率:除了公司提繳率外,可增加個人提繳。
2. 工資增長率:工資加薪,依同比率的提繳額自然增加。
3. 基金報酬率:這可能不是勞工可能控制,但是可以請勞工權益團體強力監督其運作。
4. 增加提繳時間:可以在年青時即參加提撥,時間拉長,本金自然增加。
5. 提領時的年金生命表平均餘命及使用的計算利率:此部分依精算,可以求得可提領年金金額,屬於員工個人不可控的因素。

最後提醒大家,目前提繳期若滿15年並達規定退休年齡,可以選擇一次領或依年金方式領。若領年金只可能領到平均餘命為止,因為不提供延壽年金的保證。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量身訂作的退休規劃才是王道

近來退休問題廣為社會討論,尤其報導政府的退休基金,入不敷出或預定多久可能破產,讓國民心生擔憂,因此呼籲各界對退休金改革,要密切關心與注意。以上所提是整體性的問題,若是把焦點回到個人,如何做好每個人的退休規劃?在此提出每個人都需經過理財規劃,打造量身訂作,才可以安全的達到自己的退休目標。理財規劃專家,很少認為一個方案或工具,可以放諸四海皆準。每個人有不同的收入能力,不同的目標期待,甚至對商品的風險屬性也不同,因此唯有因人規劃才最有希望達標。

個人曾在數日前參與中廣[理財生活通]討論退休規劃,主持人第一個問題,就提及不同的族群在做退休規劃時會有不同的考慮重點嗎?我與主持人共同的結論如下:
1. 一般勞工朋友擔心退休生活費夠不夠
2. 公務人員最在乎退休後的醫療問題
3. 中產階級最想規劃優沃生活,最積極且最有能力的理財者
4. 高資產族群則是關心資產及事業傳承,及特定目的,例如想做公益,因此如何成立公益信託或其他公益團體,就成為是規劃重點。
以上只是實際接觸後,不同族群大概的關心問題,但不代表同一類族群想法與需求都會一致,因此不同個體都有不同的目標,所有只有靠量身訂作才是王道。

舉個例子:
假設某甲為某私人公司員工,今年30歲,預定65歲退休。假設5萬為稅後收入,約用每月0.5萬購足保險。經試算後若扣除勞保及勞退後,退休時總缺口1,000萬,某甲風險屬性,可以承擔6%年報酬所產生的波動風險。則他每月需投入多少錢到退休準備資產?

答案是每月只需投入約7,500元就可以達到目標,扣除保費5,000元,還有37,500元做當期消費及其他用途。(5000+7500=12,500)

接下來可能有兩個問題:
1.如何找到長期年平均報酬率6%的商品。(找到好顧問)
2他如何可以長期取得投入的資金。(認真工作並做好收支管理)


從以上案例可知每個人的需求與最後的方案,都會呈現不同的結果。因此不經需求分析與規劃的過程,很難奢談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