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量身訂作的退休規劃才是王道

近來退休問題廣為社會討論,尤其報導政府的退休基金,入不敷出或預定多久可能破產,讓國民心生擔憂,因此呼籲各界對退休金改革,要密切關心與注意。以上所提是整體性的問題,若是把焦點回到個人,如何做好每個人的退休規劃?在此提出每個人都需經過理財規劃,打造量身訂作,才可以安全的達到自己的退休目標。理財規劃專家,很少認為一個方案或工具,可以放諸四海皆準。每個人有不同的收入能力,不同的目標期待,甚至對商品的風險屬性也不同,因此唯有因人規劃才最有希望達標。

個人曾在數日前參與中廣[理財生活通]討論退休規劃,主持人第一個問題,就提及不同的族群在做退休規劃時會有不同的考慮重點嗎?我與主持人共同的結論如下:
1. 一般勞工朋友擔心退休生活費夠不夠
2. 公務人員最在乎退休後的醫療問題
3. 中產階級最想規劃優沃生活,最積極且最有能力的理財者
4. 高資產族群則是關心資產及事業傳承,及特定目的,例如想做公益,因此如何成立公益信託或其他公益團體,就成為是規劃重點。
以上只是實際接觸後,不同族群大概的關心問題,但不代表同一類族群想法與需求都會一致,因此不同個體都有不同的目標,所有只有靠量身訂作才是王道。

舉個例子:
假設某甲為某私人公司員工,今年30歲,預定65歲退休。假設5萬為稅後收入,約用每月0.5萬購足保險。經試算後若扣除勞保及勞退後,退休時總缺口1,000萬,某甲風險屬性,可以承擔6%年報酬所產生的波動風險。則他每月需投入多少錢到退休準備資產?

答案是每月只需投入約7,500元就可以達到目標,扣除保費5,000元,還有37,500元做當期消費及其他用途。(5000+7500=12,500)

接下來可能有兩個問題:
1.如何找到長期年平均報酬率6%的商品。(找到好顧問)
2他如何可以長期取得投入的資金。(認真工作並做好收支管理)


從以上案例可知每個人的需求與最後的方案,都會呈現不同的結果。因此不經需求分析與規劃的過程,很難奢談有成功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